2023年十七大网络安全热议提案 (附历届“两会” 网络安全提案)
发布时间:2023-03-09 15:08:00 作者:包头热力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分别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京召开。历届两会中,网络安全都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专家、学者、企业大咖纷纷建言献策,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特别整理了2023年两会有关网络安全的提议提案,主要涵盖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人工智能、城市数字安全、智能网联汽车、科技适老化等热门领域。这些提案,在一定程度上也指引着未来网络安全的政策导向与发展走势。
齐向东,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
提案一:网络安全要遵循“零事故”目标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成功实现网络安全“零事故”,说明以“零事故”目标能够实现。以往很多单位都要求“不出大事故”,但随着数字化深入,像供电、地铁等都实现智能化,一旦出事故就很难人为控制事故大小,所以建议网络安全遵循“零事故”目标,杜绝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议:
1、建议网信办将“零事故”目标转化为政企机构网络安全建设的标准规范;
2、建议财政部明确要求政企机构在新增IT预算中10%用于网络安全建设;
3、建议明确要求政企机构建设纵深防御的内生网络安全系统。
提案二:数据安全任重道远,需要有决心、恒心和信心
数字技术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数据安全风险。数字时代,数据涉及个人秘密、企业秘密甚至国家秘密,如果不尽快“对症下药”,将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
建议:
1、数据安全保护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坚持决心,加快推进数据安全合规落地;
2、网安厂商坚守恒心,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技术创新水平;
3、政企机构坚定信心,建立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系统。
周鸿祎,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
提案一: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巨大跃升将掀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我国理应迎头赶上。在关注技术层面创新的同时,更要关注技术突破背后所依赖的创新模式。
建议:
1、建立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的产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中国的“微软+Open AI”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
2、其次是支持设立多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长期开源项目,打造开源众包的开放创新生态。
提案二:城市数字安全
目前,城市已经成为数字化场景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载体,360在与城市合作推进数字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定位了一些安全的新问题,如在安全建设上各单位各自为战,很多单位虽然购买了安全软硬件,但是由于养不起足够的安全运营人员导致“玩不转”“用不好”等。
建议:
把城市数字安全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点内容,列入省、市、县及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中,组织城市数字安全服务中心优秀案例评选,推动城市数字安全建设模式的持续优化和完善。
提案三:聚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发展
周鸿祎认为,小微企业数字化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没钱没人没技术,正在成为数字化的盲区;二是大型企业数字化路径中小微企业跑不通。中小微企业不是不需要数字化转型,而是市场缺乏有效的攻击和适用的产品与服务。
把数字化SaaS服务作为重点产业方向进行培育,推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的“共同富裕”。
雷军,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提案:构建完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承载的数据,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资产,也给个人隐私、国家公共利益与安全带来了挑战。目前汽车数据安全标准、认证评价、应用管理等机制仍不完善,制约了向行业发展。
建议:
1、加快制定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标准,指导产业发展;
3、构建汽车数据共享机制及平台,促进汽车数据共享使用。
张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提案:加强基层安全建设,构建分布式安全网络
当前,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数字安全事件的发生,对生产运行、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造成不利影响。社会在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已突破传统的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的范畴。其中,网络基层安全尤应予以重视,需要化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
建议:
1、强化安全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与执行;
2、是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基于数据的治理效能;
3、构建分布式的一体化智能安全网络,强化数字安全供给侧能力提升和服务改善,国资央企骨干力量应承担主业主责,抓好数字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
4、完善网络安全保障,加强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
周云杰,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提案: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完善国家战略协同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其中,科技领军企业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主力军,在成果转化、资源整合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建议:
1、择优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探索可复制的“揭榜挂帅”模式,打通阻碍产业实际需求形成攻关课题的机制堵点,为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提供方案支撑;
2、引导高校优化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
3、依托行业领军企业与一流大学,搭建卓越工程师人才校企联合培育平台,强化高端优质工程技术人才联合培育体系。
刘庆峰,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
提案一:在自主可控平台上让行业尽快享受AI红利
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认知智能技术的突破引发了全球热议和关注,认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处在“历史机遇期”,给社会带来各种变化,让整个社会的信息获取更加简洁高效。
建议:
1、重视认知智能大模型研发,形成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加速跟进和追赶国际前沿水平;
2、支持认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行业示范应用,推动认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医疗、办公、人机交互和AIGC领域的价值落地;
3、进一步加大支持人工智能国产软硬件技术底座,让大模型建设和运行在国产化的存储、算力、操作系统等基础平台上,中国认知智能大模型只有在国产技术底座上发展才能有自主可控的大未来;
4、建设认知智能大模型公共算力平台,设立使用平台的揭榜挂帅机制,让更多科研院所和科技创业企业也有机会站到国家公共算力平台上进行模型训练和算法创新;
5、构建国家数据资源平台,汇聚认知智能大模型所需要的基础性数据,在依法合规基础上搭建数据共建共享机制,支持战略科技力量站在国家数据资源的平台上加速认知大模型的研发和产业化;
6、鼓励产业基金参照OpenAI和微软等股东的投资协议模式,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创业团队和核心技术骨干为梦想长期奋斗的股权投资协议模式,构建更好的科技创投生态和创新创业环境。
提案二:用人工智能降低基层错诊漏诊和不合理用药风险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健康保障,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
建议:
1、将人工智能对错诊、漏诊和错误用药的实时提醒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必选项,更好地守护百姓健康;
2、加快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应用,提升医共体运转效率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提案三:人工智能关爱老龄社会,保障幸福晚年台上让行业
2021年和2022年,刘庆峰都关注到了适老化问题。今年,他再次围绕“人工智能关爱老龄社会,保障幸福晚年”建言献策。
建议:
1、设立人工智能关爱老龄社会研究专项,鼓励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老年人群的安全守卫、家政护理、情感关怀,用智能化手段防止出现意外安全事故,大力支持家庭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研发,推动机器人进家庭,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幸福晚年;
2、将科技适老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提案四:用人工智能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但从事校园心理健康的专职人力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目前仅19.16%的城市学校、2.64%的农村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2022年,全国有25个地市先后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相关文件,开始探索学生心理问题筛查预警及干预追踪的工作机制。但在实际工作推进中,仍然存在心理筛查预警覆盖率不足、准确率不高、干预闭环率低等困难和问题。
建议:
1、搭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平台,建立从筛查预警到干预追踪的全流程管理机制,提升全国青少年心理筛查覆盖率和预警准确率;
2、搭建医教互联互通的干预追踪闭环管理机制,建立绿色通道及转诊转介机制,实行分层分类干预追踪,降低危机发生率;
3、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分层干预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精准评估和预测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轻度心理问题。
何小鹏,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
提案:加快自动驾驶应用落地体系化保障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乘用车市场智能化进程保持高速发展,消费者接受程度不断提升,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产业发展受市场驱动明显。但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发展和落地应用,与之相配合的体系化保障与支撑不完善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建议:
1、推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相关立法工作;
2、探索建立自动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汽车保险产品体系;
3、推动加快城市高精度地图审核流程。
王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提案:建议鼓励中小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云计算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就像电是工业经济的基础,而算力未来一定会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核心能力。
建议:
鼓励中小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曹鹏,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
提案一:加快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建设,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近年来,我国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社会物流成本明显降低,与此同时,我国供应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比如,智能物流及仓储设施发展滞后,数智化供应链能力不高,供应链数据流通不畅,国际供应链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瓶颈之一。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仍高于发达国家(8%左右)的水平。社会物流成本高企制约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建议:
1、加大统筹投入,提升供应链基础设施水平;
2、鼓励供应链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3、推动数实融合,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技术服务企业;
4、加快实现国产化“真替真用”,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
5、鼓励多主体协同,建设高效社会化供应链体系。
提案二:发展新型实体企业,以数实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数实融合整体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亟待突破。比如,数字技术尚未全面融入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还未得到充分释放;消费互联网发展快于产业互联网,农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不敢、不会的困境,数字鸿沟有加大趋势。
建议:
1、加大政策力度,支持新型实体企业创新发展;
2、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实体企业向新型实体企业跃升发展;
3、鼓励新型实体企业参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助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4、加快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建设,发挥新型实体企业“链主”作用。
朱华荣,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
提案:统筹智能汽车数据收集与共享
数据是驱动汽车实现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的生产资料,也是创造产业新价值的资源。而目前在汽车数据领域,尚存在法规不完善、分类分级标准不统一、数据重复采集、数据质量达不到共享要求、严格审批监管与产品快速更新需求存在矛盾等问题。
建议:
1、建立、健全汽车数据相关法律法规;
2、建立汽车数据采集统一方案、数据统一标准。完善高精度地图数据策略与管理机制;
3、制定安全可行的数据生产应用策略,建立用户申请——部委审批——地方监管的数据使用和更新机制;
4、培育3-5家国资为主的国家级地图公司;
5、建立汽车数据质量国家过检平台,提供从标准定义、质量监控、重大问题及时告警等数据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对汽车数据的质量控制,驱动以监测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提高各车企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