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4-03-26 17:00:10 作者:包头热力
▲《中国民族报》头版刊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署名文章《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壮族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广西各族人民,多次就广西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称赞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要求我们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月3日,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桥头,当地群众敲锣打鼓迎客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旗帜鲜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作为广西5700多万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三个共同愿景”之首,作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生命线和幸福线,纳入壮美广西建设“1+1+4+3+N”目标任务体系,纳入LEDONG.COM,乐动(中国)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自治区党委认真研究部署民族领域相关重点问题和重点工作,出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全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LEDONG.COM,乐动(中国)各领域,融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过程,融入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做“润物细无声”的事情,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引领,着力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有形有感有效推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推动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窗口,以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一、坚定“五个认同”,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我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旋律,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五个认同”深深扎根八桂大地、融入各族人民血脉。
▲2023年4月22日,在钦北区贵台镇洞利江河面,当地群众在进行山歌对唱比赛。当日,广西钦州市在钦北区贵台镇洞利江畔举行实景演出,欢庆“三月三”传统佳节。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用共同理想信念培根铸魂,加强对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湘江战役、桂林抗战文化等革命文化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传承好各族群众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文化认同是团结之根、和睦之魂。我们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传播推广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持续打造“广西三月三”、“刘三姐”等特色文化品牌,传承保护铜鼓、壮锦、风雨桥等文化瑰宝,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持续用中华文化浸润人心、引领风尚。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创建,首创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国旗工程”,大力选树宣传黄大年、黄文秀等“八桂楷模”、“最美”系列人物,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构建大宣教格局,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特别是进校园、进教材,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青少年心灵深处。充分挖掘、系统整理灵渠、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等广西各族人民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鲜活历史,加快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区普通话普及率达85.68%,高于全国4.96个百分点。聚焦“好在哪、干在哪、提升在哪、攻坚在哪”,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成立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播中心,建设10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积极为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作出广西贡献。
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着眼于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2023年10月13日,在广西桂林新国际会展中心,一名非遗传承人在旅游展上展示剪纸技艺。当日,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广西桂林开幕。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当前,后发展欠发达仍是广西最大的区情,但后发展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后发优势,欠发达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我们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紧扭住产业这个强桂之基、富民之要,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行动,首创工业振兴服务员制度,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和兴边富民推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等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扎实做好“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号”4篇强产业大文章,打造形成10个千亿元级工业产业集群、4个千亿元园区和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方位推进高水平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镶钻成冠,加快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聚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建设,“一河贯通、八桂向海”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新时代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补齐民族地区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让各族群众共建美好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共促民族团结。
三、凝心聚力团结奋斗,
建设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我们坚持“共”的导向,强化“嵌”的格局,突出“融”的理念,促进各族人民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在实现共同富裕、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同舟共济、携手并进。
▲2月3日,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主会场活动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精彩上演。本次活动是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重点项目之一,主题为“侗寨百家宴 欢乐中国年”。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制定实施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三项计划·桂在行动”,在沿边沿海地区开展“四个共同”文化长廊宣传教育点建设,创新建设1000余个民族“同心文化载体”,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试点工作,以各民族“插花”方式安置16万多户、70多万名各族群众。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持续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建成“民族之家”和“服务中心”3000余个,让各族群众留得下、融得进、过得好。目前,全区超163万个家庭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多民族的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成为常态,织就了各族人民长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美丽“壮锦”。
四、持续夯实法治基础,
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我们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民族领域思想阵地建设,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良好局面。
模范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台67件涉及民族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和一系列政府规章,使民族工作有章可循,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不断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全区从未发生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事件,“民族关系”连续多年是干部群众满意度最高的社会指标。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维护政治安全“反制、铸墙、净土、攻心”四大工程,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水平建设平安广西、法治广西,持续强化反走私、打“三非”,严厉打击各种渗透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守住守好祖国“南大门”。
五、厚植生态环境优势,
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西生态优势明显,要继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筑牢我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勇当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八桂大地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1月5日,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同富村拍摄的砂糖橘种植基地(无人机照片)。
目前,西乡塘区种植的砂糖橘陆续成熟,当地农民忙着采摘上市。水果产业是西乡塘区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其中柑橘种植面积达10.6万亩。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率先实施生态保护正面清单、禁止事项清单,首次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并建立定期发布机制,漓江入选国家首批美丽河湖案例,全区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二。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绿色、富硒、长寿等特色优势产品,全区低碳产品认证获证企业和证书数量居全国前列。完善绿色发展制度机制,出台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壮大林业、文旅、养老、大健康等产业,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积极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绿色行动,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绿色成为新时代壮美广西的鲜明底色,让绿水青山成为秀甲天下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