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云第一次春节留他乡
发布时间:2021-02-07 05:15:07 作者:包头热力
每逢春节,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旅行箱的滑轮、匆匆的脚步都终将抵达同一个目的地——家。人们对“过年”的定义,就是翻越千山万水,也要和家人在一起。
而在刚刚翻开扉页的2021年,“过年”的意义被重新诠释。抗“疫”,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角力。随着春运开启,为了不增大防疫工作的压力,包头和全国的很多省市一样都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
我们身边的这些普通人,不回家,选择留在原地,带着对家人无限的牵挂,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贺海云 三十年第一次春节留他乡
三个多月前荣升为奶爸,拥有了这个让人骄傲的身份,30岁的贺海云对家,对团圆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2021年的新年,按照原来的打算,我们一家三代人将团聚在老家,一起度过的第一个最圆满的新春佳节。远在山西朔州的父母和我们在包头的三口人,设想了很多美好的场景,早早就期待这一天快点到来。”刚刚放下手里的活,内敛的贺海云讲起回家过年的计划,脸上透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但转变话锋,谈到今年春节决定“坚守岗位就地过年”,贺海云白皙的脸庞突然变得特别坚定。
期待抱着大孙子过年
贺海云是包头市热力集团供热五公司凯旋中心的检修工。几年前大学毕业,考入了包头市热力集团,成为了一名“送暖人”。
在包头参加工作后的这几年,贺海云每年春节都会回家过年,因为妻子和他是老乡,结婚之后回家过年成为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很期待回家过年,感觉这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一件事。”贺海云说。“我上面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按照我们那里的习俗,年夜饭她是不回去的。我没有结婚前,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啥时候我们也能抱着大孙子过年’。期盼了多年,2020年,他们终于当上了爷爷、奶奶。当时我们都想,2021年的新年,我们家不仅人口多了,热闹也会增多,快乐也将增加更多。”
为了让今年的春节过得更快乐,贺海云的父母,早早就准备了盛丰的年货,居住在县城的他们,亲自下厨做炸糕、麻花、肉丸子,还去大超市购买了平日里根本就不会买的进口干果、水果等。因为女儿出生已经三个多月,在家乡一定要过“百岁岁”,父母买了银锁、银手镯,姐姐特意去给侄女买了从里到外的新衣。贺海云说:“那些天,我爸妈特别兴奋,视频里不停地问我们两个人想吃啥,把我们当成了小孩。”
第一次不回家过年
决定不回家的时候,贺海云思量了许久,他说,一是,疫情防控需要,尽量减少流动带来的风险,不能给国家添麻烦;第二,孩子小,经不起6个多小时的路程颠簸;第三,供热工作越是过年越不能离开。综合考虑之后,他把决定告诉了父母。
“最好还是回来么!从来都没有分开过年过,你们能行吗?”起初,贺海云的父母虽然很支持儿子的决定,但是,每次电话里还会不自觉地说出对他们的担心和期待。
初为人父,贺海云真正体会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意义,虽然有很多不舍,但他还是不断地安慰父母,等疫情结束了,他们可以随时去,父母可以随时来。
安慰了父母,贺海云内心对家乡过年的期待其实一直都很浓重。往年,短短四天的相聚,贺海云就要返包工作。爸爸妈妈将炖好的肉、现蒸的馒头包子、丸子、水果、饮料,甚至拌好的凉菜都装进了他们的车里。贺海云说,那种爱根本无法拒绝,你也根本控制不了他们。
30年来,第一次不和父母过年,贺海云也需要不断地安慰自己。
“我们那里过年特别得热闹,从腊月初八过后,感觉就进入了过年的状态。我工作之后,每次回家都早早地准备给所有人的礼物,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去年回去,我们俩把带给双方老人、亲戚的酒、奶制品、牛肉干等等满满塞进了后备箱,6个小时的车程感觉长得不得了。最让我想念的是,一路上爸妈的电话不断地打来,进门的那一刻,妈妈将我最爱吃的猪肉土豆西红柿做卤的面端上来,我感觉幸福都爆棚了。”
春节的脚步越走越近,贺海云的父母电话中,还会经常问:“真的不回来了?”贺海云回答:“真的不回了!我们也该锻炼锻炼自己了!”
面对采访,贺海云用家乡话对远在家乡的父母说:“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祝你们身体健康,开心快乐,牛年吉祥!”